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例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基础信息
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注音一ˇ ㄓˊ ㄅㄠˋ ㄩㄢˋ,一ˇ ㄉㄜˊ ㄅㄠˋ ㄉㄜˊ
感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近义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鲜为人知(意思解释)
- 蹊田夺牛(意思解释)
- 东扯西拉(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意思解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 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 钜学鸿生 | 学识渊博的人。 |
| 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 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
| 夺其谈经 |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 顾虑重重 |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 微故细过 |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 针锋相对 |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