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例子俗话说: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看你往哪逃
基础信息
拼音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
注音ㄉㄨㄛˇ ㄍㄨㄛˋ ㄔㄨ 一,ㄉㄨㄛˇ ㄅㄨˋ ㄍㄨㄛˋ ㄕˊ ㄨˇ
繁体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感情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近义词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英语One may get off today, but not necessarily tomorrow.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意思解释、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