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启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例子文中这句话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xiān qǐ hòu
注音ㄔㄥˊ ㄒ一ㄢ ㄑ一ˇ ㄏㄡˋ
繁体承先啓后
感情承先启后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英语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to carry on the past heritag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日语前人(ぜんじん)の経験(けいけん)を受け継ぎ,新(あたら)しいものを創造(そうぞう)する
法语continuer le passé et promouvoir l'avenir(servir de liaison entre le passé et le futu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承先启后的意思解释、承先启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