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止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例子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北齐 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文》)
基础信息
拼音chōu xīn zhǐ fèi
注音ㄔㄡ ㄒ一ㄣ ㄓˇ ㄈㄟˋ
感情抽薪止沸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近义词斩草除根
反义词抱薪救火
英语stop the boiling by taking out the fire( take drastic measures to stop someth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素昧平生(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抽薪止沸的意思解释、抽薪止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