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戢干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倒载干戈”。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例子倒戢干戈,苞以兽皮。《晋书·华谭传》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jí gàn gē
注音ㄉㄠˇ ㄐ一ˊ ㄍㄢˋ ㄍㄜ
感情倒戢干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停止作战。
近义词倒载干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鲜为人知(意思解释)
※ 倒戢干戈的意思解释、倒戢干戈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