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处《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基础信息
拼音dà yīn xī shēng
注音ㄉㄚˋ 一ㄣ ㄒ一 ㄕㄥ
繁体大音希聲
感情大音希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大音希声的意思解释、大音希声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草偃风从 | 见“风行草偃”。 |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