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惠敌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报德报怨。
出处《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例子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明·张居正《答江兵宪蔡春壹书》
基础信息
拼音dí huì dí yuàn
注音ㄉ一ˊ ㄏㄨㄟˋ ㄉ一ˊ ㄩㄢˋ
繁体敵僡敵怨
感情敌惠敌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际交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释)
- 自拔来归(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敌惠敌怨的意思解释、敌惠敌怨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 为万安计 | 为绝对安全着想。 |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 背义忘恩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
| 彼此彼此 |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
| 黄卷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
| 以讹传讹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 锋芒毕露 |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
| 代人说项 | 替人说好话。 |
| 两脚书橱 |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