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鼓相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例子“好!”慈禧太后桴鼓相应地说,“别的差缺慢慢商量吧!”(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基础信息
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
注音ㄈㄨˊ ㄍㄨˇ ㄒ一ㄤ 一ㄥˋ
繁体桴皷相應
感情桴鼓相应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反义词唱对台戏
英语drum responds to the drumsticks(work in perfect coordin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桴鼓相应的意思解释、桴鼓相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