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a>成语词典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的故事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的成语故事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拼音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基本解释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暂未找到成语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高蹈远举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五花大绑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酒能乱性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6回:“酒能乱性,色是败真。财乃致命,气动杀身。”
罄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举直错枉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纵横天下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