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而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例子岂意阳运告终,赍志而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9回
基础信息
拼音jī zhì ér mò
注音ㄐ一 ㄓˋ ㄦˊ ㄇㄛˋ
繁体賫志而殁
感情赍志而殁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近义词赍志而没
英语die without accomplishing what one planned to do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齿牙为祸(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赍志而殁的意思解释、赍志而殁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 黯然神伤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