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剖蚌求珠剖蚌求珠的意思
pōubàngqiúzhū

剖蚌求珠



剖蚌求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出处《三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基础信息

拼音pōu bàng qiú zhū

注音ㄆㄡ ㄅㄤˋ ㄑ一ㄡˊ ㄓㄨ

繁体剖蜯裘珠

感情剖蚌求珠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才。

近义词剖蚌得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剖蚌求珠的意思解释、剖蚌求珠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敬业乐群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
作壁上观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现实主义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拔毛连茹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角巾东路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脑瓜不灵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神魂颠倒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黄卷幼妇 “绝妙”二字的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