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罪致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国语 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朝廷只须遣一旅之师,声罪致讨,不旬日之间,定当传首京师,何足多虑。”
基础信息
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
繁体聲辠致討
感情声罪致讨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英语condemn(denounce; announce somebody'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早出晚归(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声罪致讨的意思解释、声罪致讨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