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读父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子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tú dú fù shū
注音ㄊㄨˊ ㄉㄨˊ ㄈㄨˋ ㄕㄨ
繁体徒讀父書
感情徒读父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读死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徒读父书的意思解释、徒读父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