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炭生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生民。”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叔宝无道,涂炭生民。天兵南征,势同压卵。”
基础信息
拼音tú tàn shēng mín
注音ㄊㄨˊ ㄊㄢˋ ㄕㄥ ㄇ一ㄣˊ
感情涂炭生民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社会时局。
近义词生灵涂炭、民生涂炭、涂炭生灵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英语People are greatly afflict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死脑瓜骨(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涂炭生民的意思解释、涂炭生民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角巾素服 | |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