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故蹈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基础信息
拼音xí gù dǎo cháng
注音ㄒ一ˊ ㄍㄨˋ ㄉㄠˇ ㄔㄤˊ
繁体襲故蹈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西学东渐(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袭故蹈常的意思解释、袭故蹈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