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举动


拼音jǔ dòng
注音ㄐㄨˇ ㄉㄨㄥˋ

繁体舉動
词性名词


举动

词语解释

举动[ jǔ dòng ]

⒈  举止。

comportment;

⒉  行动。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act; movement;

引证解释

⒈  举止;行动。

《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

⒉  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

《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

⒊  措置;措施。

《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陶朱、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

⒋  发作。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

⒌  指演奏音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

⒍  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国语辞典

举动[ jǔ dòng ]

⒈  行为或动作。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

行动 行为 手脚 作为

分字解释


※ "举动"的意思解释、举动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些显而易见的笨重的举动,像出生证一样藏不了秘密。巴尔扎克

2.保持缄默可能是更好的回应:RIm的举动使其显得高傲自大,甚至不识时务。

3.众诸侯对于曹操刘备的举动完全没放在心上,他们的心思全都在眼前这座洛阳城上,这座大汉帝国最瑰丽最富饶,也可能是这个时代地球上最壮丽的城市。

4.专家称,这一举动“基本上使瓶尔小草在当地绝迹了”。

5.周围的足轻诧异地看着他,在当时日本的作战,身背家徽的战旗被认为是一件神圣且不可磨灭的事情,这种拔帜易帜的举动与叛变可以说无异。

6.加利福尼亚州长希望这一举动会避免可能不得人心的增税措施。

7.他昨儿是来哄她的,风风流流哄她一场,每个眼色每种举动,都是他走到她面前来蛊惑她的。她想想心灰,关了窗坐在炕上又呆半天。她买风车,不买气球,让她像风车般在他手里转,不似气球的远走高飞。他居然存心不良。钟晓阳

8.他生涩的举动,在在显出他的天真烂漫与少不更事。

9.看到安东尼的举动,丁志涛在心里闪出来一系列的形容词,还都是贬义词‘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伪君子。

10.这个男青年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的可疑举动引起了乘警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