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

词语解释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亦作:假公营私。
引证解释
⒈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太宗(唐太宗 )诛 建成 比於 周公 诛 管 蔡,只消以公私断之。
引周公 全是以 周 家天下为心, 太宗 则假公义以济私欲者也。”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明 董传策 《论严嵩欺君误国疏》:“他如筑堡修城之费, 嵩 皆假公济私,而献諂者又甘为侵润。”
《清史稿·兵志四》:“於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茅盾 《动摇》二:“攻击我的 倪甫庭,去年私卖 日 货,被我查出,扣留他三包糖,以此恨我,今天他假公济私,来捣乱来了。”
亦作“假公营私”。 《元典章·礼部一·进表》:“照得近年以来,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驛。”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何谓‘摘疵’,求言既切,则言者必多,言之既多,则岂能尽善,甚而假公营私,饰词希进,未俗之弊,何所不有。”
臧克家 《裁员》诗:“应该先从他们开刀:渎职,贪污,假公营私,忘了公仆的身份。”
国语辞典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私利。
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近营私舞弊
反大公无私 廉洁奉公 公事公办 毁家纾难
最近近义词查询:
草泽的近义词(cǎo zé)
落后的近义词(luò hòu)
快乐的近义词(kuài lè)
填补的近义词(tián bǔ)
立场的近义词(lì chǎng)
随便的近义词(suí biàn)
当时的近义词(dàng shí)
柔软的近义词(róu ruǎn)
美酒的近义词(měi jiǔ)
其余的近义词(qí yú)
期限的近义词(qī xiàn)
同窗的近义词(tóng chuāng)
偷偷摸摸的近义词(tōu tōu mō mō)
动作的近义词(dòng zuò)
运用的近义词(yùn yòng)
胜利的近义词(shèng lì)
拷打的近义词(kǎo dǎ)
解除的近义词(jiě chú)
连年的近义词(lián nián)
考试的近义词(kǎo shì)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观察的近义词(guān chá)
人造的近义词(rén zào)
今天的近义词(jīn tiān)
现代的近义词(xiàn dà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