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径山
[宋代]:苏辙
去年渡江爱吴山,忽忘蜀道轻秦川。
钱塘后到山最胜,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吴会无复有,扁舟屡出凌涛渊。
今秋复入径山寺,势压众岭皆摧颠。
连峰沓嶂不知数,重重相抱如青莲。
散为云雾翳星斗,聚作潭井藏蜿蜒。
钦翁未到人迹绝,千里受记来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
至今传法破烦恼,饱食过客容安眠。
解装投锡不复去,纷纷四合来乌鸢。
或言此处犹未好,海上人少无烦煎。
天台雁荡最深秀,水惊石瘦尤清便。
青山独往无不可,论说好丑徒纷然。
终当直去无远近,藤鞋竹杖聊穷年。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後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萦旋。
坐疑吳會無複有,扁舟屢出淩濤淵。
今秋複入徑山寺,勢壓衆嶺皆摧颠。
連峰沓嶂不知數,重重相抱如青蓮。
散為雲霧翳星鬥,聚作潭井藏蜿蜒。
欽翁未到人迹絕,千裡受記來安禅。
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賈輸金錢。
至今傳法破煩惱,飽食過客容安眠。
解裝投錫不複去,紛紛四合來烏鸢。
或言此處猶未好,海上人少無煩煎。
天台雁蕩最深秀,水驚石瘦尤清便。
青山獨往無不可,論說好醜徒紛然。
終當直去無遠近,藤鞋竹杖聊窮年。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唐代:
李嘉祐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心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泊舟处,江月奈人何。
愛爾無羁束,雲山恣意過。一身随遠岫,孤棹任輕波。
世事關心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泊舟處,江月奈人何。
宋代:
释普度
文彩全彰拄杖头,吴山楚水兴悠悠。
江声一夜催行色,踏断石桥方始休。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明代:
赵迪
穷冬天地闭,积雪暗河关。身世随孤雁,家林隔万山。
江声回积梦,灯影对愁颜。遥夜心千里,萧萧两鬓斑。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随孤雁,家林隔萬山。
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顔。遙夜心千裡,蕭蕭兩鬓斑。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斋,忘机宅真粹。鱼鸟沐馀恩,树石蒙善气。
珍哉岛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清代:
沙元炳
满面英灵气。有平生、撑肠拄腹,五千文字。读破诗书兼读律,打叠通何再世。
奈举目、河山都异。论语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经生事。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