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方恪的诗 >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近现代]:陈方恪

缺月墙阴,幽香坊角,隔水砧声微度。依旧风情,认纹窗烟雾。

叹如梦,最是欹红软翠筵底,腊凤匆匆归去。永夜无聊,数青溪钟鼓。

甚伤心、稳向天涯住。孤鸾信、第一眉痕误。料应红袖寒添,惹欢尘都污。

记今生、万种温柔处。天河迥、错唤桃根渡。祗赚得、楚客萧疏,写江关哀句。

陈方恪简介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猜你喜欢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 其四

明代林大春

五岳年来梦已虚,凭君犹自忆匡庐。归途倘过东林社,好寄渊明一纸书。

挽右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孙公二首 其一

刘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

人也将安仰,天乎不慭遗。延和听诏语,深见两宫悲。

喜雨二章

唐代邓肃

暘虫赫赫欲流金,夹岸垂杨失翠阴。

已恐人间被汤旱,谁从天上作商霖。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代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北京八咏 其二 玉泉垂虹

王洪

碧嶂丹崖泻不停,翠微云净转分明。春风不散空中影,夜月偏闻树底声。

内苑分来瑶草合,御桥流出凤池平。仙源信与人间别,岁岁年年长自清。

四月初四日闻绩溪凡十五都贼焚欲尽傍出焚歙县之南乡遂焚至昌化

元代方回

昔日初闻寇,诸人早出师。焚烧宁太广,收剿已无遗。

斧钺何曾钝,雷霆岂肯迟。迁延非决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