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唐代]:杜甫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

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雪山斥候无兵马,

锦里逢迎有主人。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过客径须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东西。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昔去为忧乱兵入,

今来已恐邻人非。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闻吴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饬内入狱侍汤药四首 其一

明代卢楠

宓子弹琴日,山涛谪宦时。泽梁施禁网,鳏寡遂恩私。

未识洪钧妙,应沾造物奇。周南王化远,终不负螽斯。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国藩

猴鹤沙虫道并消,谁分粪壤与芳椒?昨来皖水三河变,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

麻滩险路

明代邓云霄

册子澄霜气,沿江木叶纷。滩牙寒喷雪,岩腹暖蒸云。

处处逢渔父,行行入鹿群。谁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颂古二十四首

明代释宗演

有一语,没人知。

最亲切,又希奇。

久雨新晴小步

明代赵完璧

云雨连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为我开清兴,是处氤氲翡翠光。

槛猿

释智圆

异菓供飡金锁缠,侯门虽贵性非便。

夜啼祇忆巴江畔,霜木千株冷倚天。